专利挖掘是指对研发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成果进行技术和法律层面上的全面分析,针对有价值的方案寻求专利保护的行为。有效的专利挖掘可以保护企业的技术成果,保护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独占地位,进一步指导技术研究方向,还可以使企业避免无研究价值的研发,减少卷入知识产权纠纷的损失,实现利益最大化。事实上,很多企业有获得专利保护的强烈意愿,也深知专利挖掘的诸多好处,但自身专利挖掘能力存在不足,或者对专利挖掘还存在诸多误解。本文就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探讨企业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专利挖掘。
注重每个技术改进
在实践中,专利申请人常常对提交专利申请的时机和授权条件存在诸多误解,他们往往认为只有达到相当高度的技术才能获得专利保护,或是认为一项技术只有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改进完善后才能够提交专利申请,甚至一些企业在产品投放市场后,发现他人仿制时才想到要提交专利申请。殊不知,一项发明能否获得专利权的重要依据是,其是否符合专利法对于新颖性、创造性等授权条件的规定,而不是该项发明“技术含量”是否高,或者是否存在原理上的重大突破。因此,在专利挖掘的过程中,哪怕是微小的改进点,只要其能够解决一定的技术问题并产生相应效果即可考虑申请专利保护。除此以外,技术方案只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特定问题,即可针对每一点的技术改进寻求保护,以免在完善技术方案时错过提交专利申请的最佳时机,影响授权,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事实上,目前许多知名跨国公司的授权专利相对于现有技术都只是小改进,而非革命性的改变,但正是这些小改进,积少成多,促进了全球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
如果将专利挖掘与项目开展同步进行,将能够较好地保证专利的时效性。企业在解决一个新的技术问题时,可以对专利数据库中所包含的海量信息进行检索,看是否已有他人解决了该问题,或从他人的方案中获得启发,这样可以有效地指导研发,节约成本,避免走弯路。当把该技术问题解决之后,就可以考量其是否值得获得专利保护。
专利挖掘还应当重视市场人员反馈的客户需求或客户反映的问题。在针对客户需求进行研发的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对现有产品或业务的优化,从而产生包含发明点的技术方案,而这些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实问题,满足市场需要,具有较高的实际经济价值,也就更加需要得到专利的保护。
通过上述操作,企业可以构建巨大且周密的专利网,从多个角度对本企业的产品进行保护。
重视对手专利信息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牛顿成功的重要法宝,而对于企业的专利挖掘者来说,站在竞争对手的肩膀上,研究其专利技术同样重要。如果自己的产品无法避开他人的核心专利,或者这一核心专利确实非常有市场价值,那就围绕该核心专利提交诸多相关外围专利申请,让拥有核心专利的竞争对手在实施专利时无法避开外围专利,从而增加谈判筹码,获得专利交叉许可,保证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这些外围专利既可以是针对核心专利的技术改进,也可以是针对核心专利的市场化应用。
尽力发现竞争对手专利地图上的薄弱环节,克服对手在专利技术上的不足或找到替代的方案,是一种省力且有效的方法,既可以增加自己的专利储备,还可以充分利用对手的技术而不侵犯其专利。专利挖掘还可以从本行业研究热点和竞争对手的动向入手,预测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由此确定研发方向并作为专利挖掘的重点。因此企业在专利挖掘过程中,一定要重视阅读、搜集和研究竞争对手的专利文献。
完善内部创新机制
为了有效地进行专利挖掘,企业需要对所有员工进行专利方面的相关培训。企业中的市场人员最先洞悉市场未来可能的技术趋势,最了解客户提出的或潜在的需求,最先知晓竞争对手产品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市场人员具有一定的专利敏感度。技术人员是专利挖掘的主力军,应着重培养他们的专利意识和专利素质,使得每个人不仅了解自己的研发方案、掌握知识产权的基础知识,还善于利用检索工具进行专利检索。企业知识产权部门的专利工程师是专利挖掘的领队,在研发项目开展过程中要参与和指导研发人员进行专利挖掘,使科研成果得到充分保护。
为了增强员工专利挖掘的积极性并保证所挖掘专利的质量,企业还要落实专利挖掘责任到人,并建立奖励和考核制度,将工程师的专利申请与整个工作的绩效考核挂钩,以在保证专利数量的基础上,防止垃圾专利的产生。
除此之外,企业还要鼓励每个技术人员提出自己有新意的构思,利用网络等通讯工具在企业内建立关于所有构思的交流沟通平台,允许每个人就任何构思发表看法、进行优化,通过集思广益完善技术创新,以此来保障专利的数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