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学生专利不再“冷遇”

  近日,郑州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鼓励驻郑高校建立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允许将大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和自主创业等成效折算为学分,允许在校大学生保留学籍2年休学从事自主创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激励着在校大学生加入创新发明的队伍。时下,大学生申请专利的数量不断增长,但大学生搞创新发明,绝大部分专利都遭到市场冷遇。其实,很多学生并没有做好创业的打算和准备,他们往往只把专利作为实践和专业技能的一次锤炼和升级。近日,中国计量学院5个学生针对大学生专利转化率现状展开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专利成果转化率仅为0.05%。在从高校采集的360份专利样本中,受到关注或获得收购的仅有20例,一定范围内使用或投产的只有2例。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是当前大学生申请的专利多为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设计专利,门槛比发明专利低,更多的是改造原有创意,自主发明很少。并且这些专利大多数来自学校实验室和生活中,难与企业研发团队的技术成果相提并论。

  另外,大学生专利转化意识普遍偏弱,多数大学生对专利制度、交易平台、出售途径、市场化分成等不是很清楚。即使有愿望去通过专利申请进行成果转化的大学生,也多因经费、时间、精力等原因无法继续走下去。在这样的情况下,专利转化的各种门槛对于大学生来说偏高,有些还要增加学生额外的投入,且存在风险。以实用新型专利为例,在10年专利保护期内,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全额专利年费将从600元上涨至2000元,这对没有收入来源的学生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大学生多与市场和企业对接,提高技术含金量。一方面,高校应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培养机制。很多大学生在专利文书写作上遇到困难,同时对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不熟悉,妨碍了其专利成果的转化。因此,高校应更重视对大学生知识产权教育和专利方面的专业指导,将专利创造力培养纳入大学生基础素质培养中。另一方面,帮助大学生了解企业和市场的行情,提出有潜力的创意,通过专家与大学生结成对子一对一辅导、制定技术方案,建立旨在为高校专利技术市场化提供便利的机制,让企业需求与高校研发实现无缝对接。

  国外一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如美国的拜杜法案实施后,私人机构可以享有政府资助科研成果的专利权,为政府、科研机构、产业界间合作搭建桥梁,使得在校大学生申报的大部分专利能商业化,加快了专利成果产业化步伐,最终实现双赢。